耿马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建设—
家门口有了就业“梦工厂”
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
2019年,乘着沪滇协作的东风,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小琴来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与同事一同建厂置业,在招工时却犯了难:“当时,群众对可降解餐饮具还一知半解,不少人对于这家外地公司能在家门口提供一个理想就业岗位还抱着怀疑态度。”几年过去,绿赛可公司就业帮扶车间内热火朝天忙生产的场景早已让大家的疑虑烟消云散。
“我们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9月,目前生产的可降解餐饮具以出口为主,出口产品面向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市场,占总产出的95%以上。”熊小琴说,公司充分利用甘蔗产业作为耿马“一县一业”的原料和生产优势,以蔗渣浆为原料,生产可降解餐饮具。今年,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为2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总产值有望达到1亿元。
近年来,耿马县积极挖掘县域内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大力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建设,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以服务保障县内实体经济用工为主要目标,组建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在县城建立就近就地就业服务中心,构建“部门+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村)社区+网格”五级联动的就业服务体系。常态化双向收集信息,因地制宜提供专场招聘、劳务对接、点对点送工等用工服务,全面搭建本地实体经济与求职者“零距离”交流平台,为实体经济用工提供优质服务。整合沪滇资金和就业补助资金,对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给予奖补。
“我们探索建立的就业服务体系与耿马的实际发展状况紧密相连,力求达到产业链与人才链相辅相成的效果,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提升就业容量,在有效促进群众就业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耿马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俸丽介绍,耿马县围绕“一根甘蔗吃干榨尽”的发展思路,在甘蔗产业链上吸纳各类人才、促进就业,逐步形成有专家、有骨干、惠群众的梯度型人才架构。耿马县还利用尚待有效开发的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耿马四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耿马县贺派乡发展石斛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全产业链带动群众就业。“公司定期采取集中培训、手把手教学、实操课堂、示范教学等方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2023年共举办石斛枫斗加工培训6期,培训700余人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刘中侨介绍,公司还在组织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创新推行提供设备、提供原料、定价回收的“两提供一回收”就业模式,将设备和原料送到搬迁群众家中,让其在家中加工石斛枫斗,按斤计酬赚取加工费,每名熟练工每月加工费收入可达4000元至6000元。
截至目前,耿马县共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7个,累计吸纳1015名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325人,已兑现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奖补资金13.26万元。(记者 李春林 李彤 隋鑫)